• 注册
  • 查看作者
  • 明确做事的动机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自控力”通常是指一个人能够比一般人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情绪,更好地执行自己所做的决定,并且能够抑制自身的负面和消极的欲望、情绪和行为,这个概念带有积极的属性。

    但问题在于,“自控力”这个词只是对人类的一些行为及状态一种总结性名称,而大部分人囿于这一概念,对此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自控力并不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提升的个人品质,控力并非硬逼着自己去做你根本坚持不了的事,也不是为了不被欲望左右、不被外界事物诱惑而拼命忍耐。

    自控,是那些符合“自控力”定义的人表现出来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一个没有自控力的人,如果仅仅想从外在行为和表现上约束自己,努力让自己拒绝诱惑,让自己咬牙坚持,那么他几乎不可能拥有自控力。

    因为他的出发点已经错了,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在令他的行为去符合自控力的定义。

    惑而努力锻炼,他正在全神贯注地做着自己的事业,他正在一丝不苟地看着书……有自控力的人做事,的确符合自控力的定义,但他却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自控力的人,不是为了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自控力的标准,他所关注的是事情本身,而不是为了符合某个名词的概念。

    如果我们想探究自控力的本质,应该思考的是那些拥有自控力的人为什么能够自控在意识层面上的原因,从他们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的角度等一些内在因素中去寻找答案。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自控力的本质,那么我们自然有望达到自律的境界。

    对此,很多人往往一叶障目,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舍本逐末。

    他们妄图通过外在的“努力”“坚持”之类看起来很励志口号来改变自己,妄图通过逼迫自己去习惯做自己并不想做的事,然后把自己在习惯了和适应了之后的麻木当成自己的成长与改变。

    这种思路不仅是错误的、十分愚蠢的,而且是有害的。

    许许多多的文章,有各式各样的回答,都只不过是看起来有道理,看起来能够解决问题,但却不会有丝毫实际效果。

    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是那些告诉你怎样做到努力、怎样变得专注的方法。

    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反而不愿意去接受那些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乍看上去十分复杂。

    比如,你是个中学生,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原因在于你英语听力不好,很多单词拼写有错误,你的语文课文也都没有背熟,有好多生僻字还不会写,数学的二次函数也学得一塌糊涂,物理不会用最基本的定理,记不住历史年表……这个时候,如果你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就要一项一项解决,去练习英语听力、多背单词,背语文课文、学生僻字,多做方程题,背定理,记历史年表……很显然,这个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你而言太麻烦了,而深层原因在于,你讨厌英语听力、讨厌背课文、讨厌物理定理、讨厌记历史年表……所以,你更愿意去相信“努力就有回报”“坚持就能成功”等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

    你只需要做出努力和坚持的样子就可以了,你只需要熬夜看几遍那些你早已掌握的、再看多少遍也不会对你有帮助的知识点,你只需要连做五十道你擅长的数学题,然后你就可以告诉自己已经付出努力了,你已经坚持了,所以接下来,问题就该解决好了。

    自始至终,你都没有去面对自己真正的问题,你没有付出切实有效的努力,你只不过是在用“努力就有回报”“坚持就能成功”这样的励志口号来掩饰你的懒惰,以此来欺骗自己、感动自己。

    在大众心理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类似于以上这种集体自欺的陷阱,上面举的这个例子是为了帮助你从集体自欺中清醒过来。

    如果一定要给自控力下一个定义的话,它其实是指一个人对自身与现实的卓越认知能力,重点就在于“卓越”。

    比如,一个大学生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去图书馆学习,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是考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而图书馆的座位是有限的,他必须早起才能抢到座位。

    反过来,这不是因为他觉得:“啊!我是一个有自控力的人!我要努力!我要奋斗!我要早起才算是自律!”有一个试验中,一个孩子选择忍耐半小时不吃手中的糖,半个小时后他得到了两颗糖。

    他之所以能够抵制住诱惑,是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只要他忍耐半小时就能得到两颗糖,如果放弃忍耐,就只能得到一颗,在权衡利弊之后,他认识到忍耐比不忍耐获得的利益更大。

    同样,这不是因为他觉得:“要推迟自己的满足感!只有善于忍耐才能成功!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确不乏因为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应该忍耐、应该奋斗而早起占座或选择推迟满足感的人,但是这种人的自控力只是建立在一种虚无的意义感之上。

    在现实中,他们没有明确的落脚点,所以他们的这种自控力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假象。

    人类的一切行为的动力,从本质上说,都是来自趋利避害。

    一个人是否拥有自控力,是否愿意自律,均是出于趋利避害的衡量。

    如果你相信自律的利大于弊,那么根本不需要外界的强制,不需要强调如何努力,你自然而然地就能够自律。

    重点在于:第一,你选择自律后的结果的确是利大于害;第二,你认同并且相信选择自律后的结果的确是利大于害。

    我们都能够意识到选择自律能给自己带来的是利大于害,但我们可能并没有认同和相信,并且接受这一点。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认为自律所要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选择安逸,超过选择懒懒散散。

    说到底,问题出在了我们的短视与急功近利上。

    我们想要的是一付出就马上能得到回报,在我们心里,对未来是否能够因为坚持自律而得到回报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担心的是,即便自律了依然无法得到想要的回报,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一开始就放弃了自律的念头。

    一个人如果能够对自身和现实都有清醒的认知,就能够正确地权衡利弊关系,就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而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自律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临了,他会变得对自己负责,能毫不犹豫地付出专注和努力。

    一个人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必然伴随着自律。

    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人对于“利”与“害”有着错误的认知。

    “利”与“害”分为心理上的与现实中的,以及长期的与短期的。

    心理上的利害,是指你感觉起来是好或坏,符合还是违背你的价值观,你获得的是意义感还是虚无感,等等,往往带有个人主观色彩。

    现实中的利害,是指那些可衡量的,所有人都能分辨清楚的,是客观的。

    长期的与短期的利害,是指你选择做一件事,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害处是会在短期内兑现,还是会在很久以后才兑现。

    人总是对短期的利害很敏感,而对长期的利害不太敏感。

    我们在幼年时,通常没有受过太多磨炼,没怎么经历过很久之后才给予回报的事,这导致我们对于长期的利害没有经验。

    我们童年时有父母的照顾,不需要忧虑自己的生存。

    因而即便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也不会马上就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与伤害。

    所以,我们在潜意识里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安全的,觉得那些坏习惯并不会毁了我们,于是,我们慢慢地变得短视,变得拖延,变得没有自控力。

    大部分人对于利害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带来实际的好处”就是利,“损害实际的利益”就是害。

    然而,人作为拥有主观意志的动物,许多行为首先是对价值观、思维习惯、心理舒适度等内在因素进行利弊权衡之后再去考虑外在的现实因素。

    我们所做的一切选择,对当下的我们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

    广东·东莞
  • 0
  • 0
  • 0
  • 479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换皮肤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