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俗语新解(难得糊涂)

    俗语新解(难得糊涂)插图

    板桥先生的一句“难得糊涂”可谓是国人皆知。而我们对这句话更有一份独特情感。因为我们和板桥先生一样,都同为兴化人。但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究竟是何意呢?其实是值得玩味和深思的。

    北大教授季羡林也曾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就叫《难得糊涂》。季先生原话讲“板桥生活的那个时代,真糊涂常是如影随形的,就在自己身上,并不难得。”什么意思呢?换个说法就是,生活中的大部分普通人原本就是糊涂的,而“难得糊涂”中的糊涂其实是一种假糊涂,是一种大智若愚般的真清楚。在这篇文章最后,季先生说:“我虔心默祷上苍今后再也不要让真糊涂进入我身,我宁愿一生背负假糊涂这个十字架。”季老最后的选择还是要求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回到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读书、学习是为何?难道不正是为了求真吗?但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遇到一些棘手的矛盾与问题时,常以“难得糊涂”为托辞而选择逃避,不敢面对。但这回避的代价,却委屈了那最不该委屈的——自己的心。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压抑自身的负面情绪,是导致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

    什么样的人可以”难得糊涂“呢?如果从儒家的角度看,差不多要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境界时才可以。而生活中的大多数普通人还停留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求知、求真的小人(这里的小人没有贬义,指有待学习成长的普通人)状态。

    “难得糊涂”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揣着明白装糊涂。要达到这个层次,你先得让自己清楚。没有满腹经纶,没有历经坎坷又怎敢叹一声“难得糊涂”。这其实也与中国古老的处世哲学“外圆内方”是一致的。但今天的人们往往断章取义,内在的“方”还没建立起来,就急着奔着外在的“圆”去了,结果把好好的“外圆内方”扭曲成了“圆滑世故”。

    无论如何,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作为一个求学、求知的普通人而言,求个清楚明白才是当下最该做的。

    广东·东莞
  • 0
  • 0
  • 0
  • 273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换皮肤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