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告诉了我们什么?

知心网堂2023-11-09213

你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看完这本书你就知道。

咋一眼看到这本书名时我以为是本童话故事,适合小孩子读,带着戏谑,打发时光的想法就买来读了下。本书是英国的罗伯特.戴博德写的,全文故事因蛤蟆先生陷入抑郁,不能自拔,所以他的朋友决定出手相助,其中包括智慧又威严的獾,关心朋友但有点絮叨的河鼠,还有体贴善良的鼹鼠。于是几位小动物带蛤蟆去接受心理咨询。

整个咨询下来差不多历经10次面谈,在这10次面谈中,不管是蛤蟆还是读者,都似乎悄无声息的明白了什么。

初见咨询师苍鹭时,蛤蟆先生内心并不是很配合,在他看来,他是为了配合朋友才来看心理医生的,像很多病人去看医生一样的心理,我是病人,你是医生,怎么治随你,我配合就好。而心理的治疗远没这么简单,第一步就是要发自内心愿意去治疗,然后敞开心扉,心理的治疗,归根结底,取决于自己。

第一次寻找抑郁的原因

蛤蟆一进入咨询室,咨询师便问他:“你好吗?你感觉怎么样?”,蛤蟆被这简单的问候感觉到不知所措,以前都是他主动向朋友们说:”你们好啊,我的朋友们“或者是“你绝对猜不到我最近在做什么”,似乎从没有人问过他:你好吗?你感觉怎样?小的时候,总是更能得到亲朋好友的关注,而长大后似乎更容易让人孤独,或许,大家都觉得你是个大人,所以不需要关心吧!

1-10分的温度计,蛤蟆给自己打了1-2分,甚至表示自己有自杀的念头,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什么价值,一辈子都没干出啥事,还把自己的生活搞的一团糟。绝望的念头有时发生在一瞬间,在那一瞬间,你听不到任何外界的声音,外界的车水马龙和你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甚至,没有自己。

蛤蟆描述着一件件不开心的事情,其中有很多关于朋友、父母的不愉快、害怕、羞辱的事情,其实当蛤蟆开始倾诉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已经好多了。

儿童自我状态:”自然型儿童“-”适应型儿童“

在咨询过程中,蛤蟆发现自己很多小时侯的不好的情绪,感受,在长大后依旧存在,一遍遍的演绎着。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

1、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这些所有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自然型儿童“不论年纪多大,都可能处在儿童状态。比方说,婴儿为了获得食物和关注会尖叫,尽可能多地吮吸乳汁,吃饱后就心满意足地睡觉了。从出生第一天开始,这些天生的情感就开始运作了。随着这个孩子的身体逐渐强壮,他的情感世界也丰富起来,能量也更加充沛。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孩子的意识产生影响。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 面对哭闹的婴儿,母亲通常的反应是给予爱和安抚。但也有父母会做出缺乏爱心的举动。母亲可能累了,甚至病了,就会表现得很严厉。又或者,父亲的育儿观念可能非常严苛,就会故意无视婴儿的哭闹,怕‘宠坏’了他。”

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婴幼儿不能用逻辑或有意识地去想明白这些问题,但他们会从经验中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涉及用头脑思考,也涉及全部的自我。我们学到的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幸运的话,我们就能用余下足够的精力来享受生活。这意味着每一个婴儿都必须学习如何调整他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初始状况。这些调整,就像原子核一样,以后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当然,人生后面阶段的许多其他事件也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但这些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所以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它们。

从呱呱落地起,我们的生命里只有两个人陪伴,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个人。和我们相比,他们是那么的强大,而我们则全然依靠着他们。因为无处可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无常。

2、适应型儿童行为:①顺从/取悦行为:如果这个人确实没有力量,就必须学习顺从压迫者,不然可能无法生活下去,如果你被迫顺从某个人,就意味着你不与他争辩。你照着他们说的去做,而且同意他们的想法。

②道歉:几乎在我做任何事前,我都会为了安抚别人而先道歉。

③依赖:顺从的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④愤怒的表现:如果愤怒遇到了绝对的权力,你将会学习如何不带攻击性的发火,采取的方式便是用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比如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等。当成年人有这些表现时,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的重演童年。

父母状态

父母状态 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挑剔型父母:爱批评人、愤怒、严厉;

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我们把”父母状态“想象成一个法官,这个法官一直在控诉别人,给他们定罪,然后就能顺理成章的惩罚他们。而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成人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这个心理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这样就能玩他们的游戏了。这是人们经常在工作场合玩的游戏。首先,有个人犯了错,可以想象,这种情况很常见。然后上司发现了,把犯错的下属叫进来好一顿训斥,小题大做,对下属大声呵斥。处于这个状态的人通常是在“父母状态”,而且是“挑剔型父母状态”。

3、我不好;你好;这代表了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这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他好。“几乎在任何方面。低自尊的人通常觉得生活对他们不好,却更善待别人。概括地说,处在这个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们就玩那些会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更严重的情况,有些人会竭尽所能地选择记住那些悲伤和不快乐的事件,而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玩这个游戏的人确实会抑郁。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被不好的力量影响,无法掌控人生,这让他们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一个词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假如你认为生活让你不快乐,不善待你,那么今天喝醉就是你用的某种方法,它可以印证明天你会感觉悲惨的预期。换句话说,你创造了一个‘自证预言’。

后记

了解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成人状态,让自己更好的去应对周围的人与事,活出那个最真实、快乐的自己。

听过很多因抑郁症而选择结束生命的事例,很是惋惜,希望天堂里不再有悲伤与抑郁,更希望活着的人们能够继续加油,享受生命点滴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