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续集”7-人生坐标补全

知心网堂2023-12-08171

第七篇 心理地位就是人生坐标

蛤蟆:老师,你之前提到人生坐标的问题,还说了“我好,你不好”和“我不好,你好”两个人生坐标,那另外两个呢?

苍鹭:你听得真仔细。好,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另外两个,同时把四个人生坐标详细地讲一下。

人生坐标,英文是Life Position,正式的名称是“心理地位”。心理地位说明了一个人对自己或他人、好或者不好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心理地位形成于我们出生的前半年,是一个人一生的心理基石。

1. 我不好,你也不好

处于“我不好,你也不好”心理地位的人,其人生态度是“分裂”的或“绝望”的,他觉得自己不行,别人也不行,即使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他自己贫穷,他会觉得那些富人一定是通过不道德不合法的手段,攫取了别人的财富;如果他长得丑,那么别人再漂亮,他也能找到瑕疵;如果他跑得慢,他一定也要拖别人的后脚……

“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人,其社交风格倾向于“回避”,他的人际态度也是“回避人”。他好像不想与任何人亲近,因为关系太近了,他既会看到别人的缺点,也会看到自己的不好。

他在内心最深处,还是渴望亲密关系的,但他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压抑得非常严重的时候,会连自己都不知道。也就是说,“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人会否认他对任何人际关系的渴望,他的口头禅是“我不需要任何人”,或者“别烦我”。

“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人是最喜欢玩心理游戏的人,他常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是啊,但是”、“踢我吧”、“要不是因为你”、“看我多努力啊”、“看你把我给害的”。

“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人,对自己不满意,对别人也不满意,所以这个心理地位,不像“我好你不好”或者“我不好你好”一样有健康或不健康的表现,基本都是不健康的,常常是输家脚本。

2. 我好,你好

“我好,你好”的心理地位,是最健康的心理地位。

处于这种心理地位的人,觉得自己是好的。他非常的自信,自尊心也很高。但他并不因为自己的自信,就看低别人,因为他觉得别人也是好的。所以在人际关系中,他擅长合作,追求对大家都好,也就是双赢的结局。

“我好,你好”的人,他的社交风格是“继续进行”,因为他不会轻易地剪断和任何人的联系。所以他常常拥有相识多年的好朋友、合作了多年的伙伴。他的社交态度是“亲近”人。

处于“我好,你好”心理地位的人,不怎么玩心理游戏,或者只玩一点点幽默的好游戏,比如“照常工作的假日”。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好的,是有能力的,所以他不会沦落为受害者。

同时,他认为别人也是好的,他不会为了证明自己的好而让别人不好,也就是说,他不会充当迫害者。他认为别人也是有能力的,所以当他帮助别人的时候,会想办法引导出对方自身的力量,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好。他不会随便充当拯救者,也不会为了证明自己是好的,而去拯救别人。

“我好,你好”的人,并不是好好先生,什么都说好。当他感觉到生气时,他也会表达愤怒,但是他会用一种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愤怒,或者说,他会用一种“没有敌意的坚决”来拥护自己的利益。

所以,拥有“我好,你好”心理地位的人,他的人生脚本的结局无疑是赢家。他是人生赢家,还会帮助别人赢。

好,这就是,“我不好,你也不好”和“我好,你也好”,对另外两个心理地位,我也有点补充说明:

3. 我不好,你好

处于“我不好,你好”心理地位的人,具有一种“抑郁”的人生态度,他总是觉得:我是错的,你是对的;我是无能的,你是有能力的;我是弱小的,你是强大的;我长得比较丑,你得比较漂亮;我是穷人,你是富人;我很笨,你很聪明,等等

“我不好,你好”的人,常常感觉到抑郁和自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处处受到碾压。这就像,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对我们来说,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是巨人,我们看着他们,都得仰着头才行。

我们想要什么,想要一个玩具,想吃一个冰激凌,必须向他们恳求,不然是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得到的。

我们不仅长得没有他们高,跳得没有他们远,力量也没有他们大,所以心理学家阿德勒以这个为基础,认为自卑是人性的根本。我们终其一生,都是想超越自卑的心理地位。

“我不好,你好”的人,他的社交风格倾向于“讨好”或者“逃避”。因为你是有力量的,所以我得讨好你,才能得到你这样一个有力量的人的爱;我只有讨好你,才能得到我想要的。

如果“我不好”的感觉太严重,或者总是讨好,遭遇了别人的厌烦,“我不好,你好”的人就会倾向于逃避,逃离那些感觉不好的环境,同时内心中,仍然渴望那些有力量的人的关注和爱,所以“我不好,你好”的人,其人际的态度是“亲近”人或“逃避”人。

“我不好,你好”的人常常玩“笨手笨脚的人”的游戏,或者“我好笨”的心理游戏,所以常常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有时,“我不好,你好”的人也会扮演没有能力的拯救者,玩“我只是想帮你”的游戏,最后还是沦落为无能的被批评的受害者。

健康的“我不好,你好”,表现为有些讨好,特别喜欢亲近人,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所以比较擅长人际交往,特别适合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行政、销售,或者公务员。但是,即使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内心总是有“我不好”的感觉,总是觉得,只有别人认同我,我才是好的,所以仍然是非赢家脚本。

“我不好,你好”的人,除非把心理地位转换为“我好,你也好”,才能成为赢家。比如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是认识到自己的自卑,并且转换了心理地位,帮助自己和很多人走出了自卑,一方面成为赢家,一方面也走出了自己的脚本。

不健康的“我不好,你好”,更多表现为抑郁和逃避。严重的时候,会形成讨好型人格、表演型人格,甚至自虐型人格。更严重的时候,会得抑郁症,所以是输家脚本。

4. 我好,你不好

处于“我好,你不好”心理地位的人,具有一种“偏执”的人生态度,他总是觉得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是好人,你是坏人;我比你聪明,我比你有钱,我比你长得漂亮,我比你帅……总之我的一切都是好的,我的屎都比你的香一点。

“我好,你不好”的人,他的社交风格倾向于“摆脱”或“对抗”,他总是要摆脱某个他所认为的笨蛋或者坏蛋。他的格言是“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的队友是猪一样的笨蛋。同时在他内心里,如果有人比他更厉害,赢过了他,那一定是用了不道德的手段。

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所以常常因为自己的偏执而与人发生争执或冲突,他的人际态度是“对抗人”或“回避人”。

有“我好,你不好”心理地位的人,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我抓到你了”和“挑剔者与批评家”,他常常公开的、或者在心里说:“我就知道如何如何”:我就知道你是个笨蛋,我就知道你不会帮我,我就知道你不会对我好的,或者,我就知道不应该跟人合作,还不如一个人干,等等。

所以,有“我好,你不好”心理地位的人,常常扮演迫害者或拯救者,有时也会扮演受害者。他扮演迫害者,这个好理解;他扮演拯救者时,是觉得“你不行”,所以我要帮你;他扮演受害者时,有时是为玩“我抓到你了”的心理游戏做准备,最后还是会转换为迫害者。

由于时常扮演迫害者和拯救者,这样来看,处于“我好,你不好”心理地位的人也是赢家脚本吗?

短期内,他好像赢了,战胜了别人。但从长远来看,如果“我好,你不好”的人,迫害或者贬低了身边所有的人,就会受到大家的排斥,所以最终会成为输家。

只是在现实世界中,“我好,你不好”的人,如果社会功能非常高,显得非常有力量,会假扮成非常有能力的拯救者,所以会吸引很多人来支持他,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是一例。

由于“我好,你不好”的人比较偏执,所以也就比较自负,反过来,“我不好,你好”的人就比较自卑。平时我们说,自负的人,其实很自卑,所以“我好,你不好”常常是为了防御“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而且,重度的“我好你不好”,可能发展为偏执型人格障碍,俗称偏执狂。更严重的,可能会发展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但是,比较健康的“我不好,你好”的人,会把自己的偏执,运用在建设性的方面,比如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记者,打击犯罪的警察或检察官,反抗社会不公平的政治家,等等。

例如,圣雄甘地,就是一个比较偏执的人,一直在为印度人民的公平地位而与英国殖民统治者做斗争。再比如乔布斯,也把自己的偏执运用到追求完美的产品上,为全世界人生产出非常好的电脑和手机等数码产品。他们的偏执,都是非常健康的偏执。

所以,“我不好,你好”的人,其脚本的结局,成为赢家、非赢家或者输家都有可能。“我不好,你好”的人想要成为赢家,有一个前提仍然是,部分或全部转换为“我好,你好”的态度。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心理地位吗?

蛤蟆:一共有四个心理地位,那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心理地位吗?

苍鹭:每个人,在每个心理地位上的表现,其实都是有的。

我们曾经做过心理地位的心理测评,我们发现,每个人每一种心理地位都有,但基本上每一个人会有一个或两个最基本的心理地位,而且这个心理地位和他的性格也是相符合的。

比如说,有一个人基本处于“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他的人际关系还比较和谐,只是常常感觉到自卑,对自己不太满意,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他心情好的时候,或者遇到一个特别喜欢他的异性,或特别器重他的领导时,他会觉得自己也蛮好的,转换到“我好,你也好”的健康的位置。

有时他遇到困难了,抑郁的情绪会更浓,更加觉得“我不好”了。当然,他偶尔也会骄傲自满,这时他处于“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觉得我比你们都强。

当心情特别差的时候,他也会觉得“我不好,你也不好”,感觉非常绝望。

每个人,他的基本的心理地位,会变成他的性格的底色。这个基本的心理地位很难改变,而且会形成自我实现的预言,使自己的预期成为现实。

比如,“我不好,你好”的人,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他的眼睛都是往上看的,总是看到那些比他强的人,所以对自己还是不满意。

而“我好,你不好”的,总是往下看。他总是看到比他差的人,所以他身边总是有猪队友。即使身边出现了比较好的伙伴,他也会玩“我抓到你了”或者“挑剔者与批评家”的心理游戏,找到对方的缺点、弱点,再次认定,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猪。

换个角度来讲,如果有一个穷人,他心里也觉得“我就是一个穷人”,他的心理地位是“我不好”,那么即使这个穷人得到一大笔钱,比如买彩票中了大奖,他的心理地位没有改变,他仍然会觉得自己是个穷人,只是偶然发了一笔小财而已。即使中了一千万的大奖,他仍然会说“那还有亿万富翁呢”。

而且,他可能不久就把钱挥霍一空,或者盲目地投资最后失败,或者轻信了别人的谎言,结果被骗。总之,最后他一定又回到贫穷的状态,回到“我不好”的心理地位。

如果有一个富人,而且他的心理是“我好”,即使他偶然遭遇金融危机而破产,虽然有一点点抑郁,他还是觉得自己迟早会东山再起。他不会一蹶不振,他会更加谨慎的投资,慢慢恢复自己的财富,找回“我好”的感觉。

所以一个人基本的心理地位一旦形成,就会非常稳定,很难随着外在的环境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除非遭遇巨大的创伤,或者接受心理治疗,从而改变了人生脚本。

但是,有一种人,他的心理地位会非常的混乱,一会抑郁,一会偏执,一会又“我好,你也好”,变化特别快。而且表现得不谐调,他可以一边说着“我爱你”,一边痛打你;或者听到令人难过的事情,他却会哈哈大笑,这样的人,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了。因为正常人的心理地位,都是相对稳定的。

“好”是什么意思?

蛤蟆:这个“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好”了,就能生活得非常幸福吗?

苍鹭:“好”是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它可以代表一切具有正向价值的东西,同时对价值的判断却是因人因文化而异的。换句话说,心理地位是基于对具有价值意义的词汇,所做出的好与不好的判断,比如:富有-贫穷,白人-黑人,无产阶级-资本家,基督教-非基督教,读过很多书的-不读书的,诚实-狡诈,等等。

比如,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有钱、富有是好的,没钱、贫穷是不好的。但有的时候,比如革命时期,我们却认为没钱、贫穷是好的,有钱、富有是不好的。在革命年代,有很多富裕家庭的子女,也觉得贫穷是好的,富有是不好的,想和穷人一起参加革命。

有的人觉得白人是好的,有的人觉得黑人才更善良;有的人觉得无产阶级更优越,有的人觉得成为资本家才更成功;有的人觉得读过很多书才会成功,有的人觉得读太多书,只会变成书呆子,等等。

所以,这个“好”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在不同的人心里,代表不同的事物或特质,也就是说,心理地位的表现是非常具体的,人们会因为一个具体的事物或特质而觉得自己好或者不好。

但是,不管这些事物或特质具体是指什么,觉得自己或他人,好或者不好,才最终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了他是赢家还是输家。

具体的说,如果一个人非常富有,但他觉得自己的亲密关系非常糟糕,妻子和他离婚了,子女也不理他,他觉得在亲密关系上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觉得过的非常不幸福,觉得“我不好”,那他就是抑郁或绝望的心理地位。换句话说,他并不觉得有钱就是好的,而是觉得拥有亲密关系、家庭幸福好才是真正的好。

还有一种可能,同样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他的亲密关系也不错,家庭幸福,但他一直想去画画,他并不以自己的富有和幸福为荣,而是一直非常遗憾自己没有成为一名画家,那么他可能是一个非赢家脚本。

所以我们可以为这个“好”,赋予各种不同的具体的含义,但决定我们人生脚本的,并不是有钱没钱,白人黑人,会画画不会画画等等具体的含义,而是我们对自己和他人,好与不好的基本的价值判断,也就是我们的心理地位。

如果我们的心理定位是“我不好,你好”,我们就是抑郁的。如果我们的定位是“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们就会感觉到绝望,等等。

心理地位是怎么形成的

蛤蟆:这个心理地位是怎么形成的呢?

苍鹭:这就涉及到我们最早期的成长经历的问题了。

早到什么程度呢?

早到从出生开始,到6个月左右的心理形成与发展!也就是说,心理地位的形成与发展,涉及到,我们是如何从一个没有自我意识,只会吃喝拉撒的动物,发展到一个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的人的过程。我们的理论依据,是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

我们一出生,当我们吃饱喝足的时候,会闭着眼睛露出一种杜乡式的微笑。这是最基本的“我好,你也好”的感觉。你,妈妈让我吃饱了,你是好的;我,吃饱了,我很舒服,我也是好的。

世界是令人满意的,我也是好的。所以“我好,你也好。”

虽然这个时候,作为婴儿,我们还不能把妈妈和我自己区别开始,但婴儿已经有了一个最基本的“对象”的概念,当这个“对象”就是客体,就是所谓的“你”。

这就像动物一样,一般小兔子也知道,当一个猎食者靠近他的时候,或者是一匹狼,或者是一只老鹰,小兔子就知道这个猎食者是一个外在于自己的东西,是和自己相区别的东西。

同时,作为婴儿,我们也有很多和其他的动物非常类似的状态,我们有些心理反应,也是和动物一样的,例如,有一种本能性的心理反应,叫自我保存的本能,这表现为对可能的威胁的反应。觉得有危险,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本能。

比如,我们在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旁边打了一个喷嚏,这一声喷嚏对婴儿来说,无疑是一声巨响,他马上哇的一下大哭起来。

那为什么,婴儿听到一声喷嚏,就会哭呢?

这个喷嚏的响声,并不是那种刺耳的声音,其音量,并不足以让婴儿的耳朵感觉到难受,也就是说,听到一声喷嚏,婴儿不会有生理上不舒服的感觉。

那一定是这一声喷嚏,引起了他心理上的某种变化,或者说,他对这一声喷嚏有了一种理解,他在听到这个声音的瞬间,将其理解为:有个东西要害我。换成脚本的语言就是:有个不好的东西要威胁我,要让我非常不好了。或者说,有个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在我身上了,它会让我非常不好。所以婴儿哭起来了。

这种哭也是一种基于遗传的本能反应。听到一声巨响却对之没有任何理解,或者不将之理解为有危险要发生的婴儿,就不会哭。这样的婴儿,在进化的过程中,可能就被发出吼声的野兽吃掉了。听到巨响就哭的婴儿,会引起妈妈的注意,妈妈会来解救他,因此得以生存下来,他的基因也遗传下去。

而且刚出生的婴儿,无法分辨哪些巨响是有威胁的,哪些巨响是没有威胁的,他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所以只要听到巨大的响声,他就会哭。

那么动物是不是也是如此啊?

一个有听觉能力的动物听到巨大的响声时,立刻就会警觉起来,或者立刻就会逃跑。这都是通过把某些东西理解为威胁来保存自身的本能。

那么成年人是不是也一样呢?

作为成年人,我们当然不会,听到人打喷嚏就感觉到害怕,但任何一声突然的巨响,我们都会害怕,对吧?有的人,一辈子都害怕打雷,也是这个原因。他对雷声的理解是,这个东西会威胁到我的生存。这一定是一个坏东西。

同时,婴儿是很容易生病的,新生儿黄疸、感冒咳嗽,这些都是常见的,还有支气管炎、肺炎、肠绞痛,等等。生病了,一定会不舒服,这时候婴儿要不然哼哼唧唧,要不然就会不停地哭闹起来。

那婴儿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身体内部的不舒服的感觉的呢?

按照客体关系的解释是,婴儿感觉特别不舒服的时候,他仍然觉得:有个东西要害我。

婴儿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舒服,就是有个东西要害我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我们人类的原始的心理反应了,我们称之为“分裂”,这就是把一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分开来。

任何动物,比如小鸡、兔子、羚羊、斑马、小鸟,他们遇到巨大的威胁的时候,直接的本能的反应就是逃跑。甚至狮子、老虎有时也会逃跑。动物们好像都知道,把自己和那个威胁自己的捕食者分离开来,自己就可以生存下来。

那它们是如何知道,逃跑就能把自己和威胁分离开始,自己就会安全了呢?自己就会保存下来了呢?

这一点,都不需要动物妈妈教它们,也就是说,动物出于本能和遗传,就知道逃跑能够获得安全,能够生存下来。

婴儿同样会有这样的本能冲动:逃跑,把自己和某个坏东西分离开来。

但是刚出生没几个月大的人类婴儿是没办法自己移动的,他只能无力地躺在那里。所以当他不舒服的时候,最后忍受不了了,就只能开始“幻想”:这个不舒服的感觉,一定是有什么外在的东西在害自己。

也就是说,婴儿没有能力真的逃跑,把自己和某种威胁分离开来,他就在幻想中把那个内在的不舒服的感觉,想像成是外在的,这样就把自己和那个威胁分离开来了,从而获得某种安全感。这就叫分裂。

长期生病的人,或者得了危及生命的绝症的人,会把疾病称为“病魔”,这样就把身体内部的疾病分裂出去了,也是这个幻想的作用。

这个幻想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就是从这一点开始,人类不同于动物了。

如果换成脚本的语言,婴儿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就会把不好的感觉投射到外部:觉得不舒服,不是我不好,是有个不好的东西要害我。

我们也同样能感觉到,这种幻想是和现实无关的,有一种只按自己的想法来思考的偏执的色彩。客体关系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偏执-分裂心位,或者简称偏执-分裂位。

接下来,当婴儿哼哼唧唧或者正在哭闹,同时把这个不好的、威胁我的东西投射到外界时,妈妈来了。这时候,这个投射就有了实际的对象。也就是说,妈妈没来时,婴儿隐隐约约地幻想,有个坏东西要害我。妈妈来了,婴儿会觉得果然是有个东西,一定是这个东西在害我。这个东西,就是妈妈。

所以,当婴儿觉得不舒服而哭闹的时候,妈妈就会觉得婴儿变得很难安抚。平时饿了,也是不舒服的时候,把乳头或者奶瓶塞到婴儿嘴里,婴儿立刻就不哭了。如果是尿布湿透了,给婴儿换个干爽的尿布,抱起来拍一拍,哄一哄,婴儿也不哭了。

但是,婴儿因为自己身体的问题不舒服的时候,妈妈常常觉得怎么哄,怎么安抚,都没办法让婴儿平静下来。因为这时候,婴儿已经把妈妈投射为迫害者了。

似乎这时候,婴儿的感觉是,“我不好,你也不好”。这就是绝望感的基本来源。

但是,如果这个妈妈足够好,能够扛得住安抚婴儿却失败的焦虑和挫败感,同时也扛得住“这个小孩怎么这么吵”“这小孩怎么这么难带”的愤怒的感觉。妈妈能够继续安抚婴儿,同时寻找婴儿不舒服哭闹的原因,是不是发烧了?是不是病了?

也就是说,妈妈虽然被婴儿投射了,但没有按婴儿所投射的内容,来对待婴儿,涵容和转化了婴儿的情绪,继续对婴儿好。这时候,结果可能是妈妈解决了婴儿的不舒服,产生了一种“我好,你也好”的感觉。

但是,与此同时,一种“我不好,你好”的感觉又出现了。

因为婴儿慢慢认识到,当我不舒服的时候,比如我饿了,妈妈来了,给些什么东西我喝,我就不饿了,就舒服了。我病了,不舒服了,妈妈来了,给我吃了些什么东西,把什么东西放在我身上,我就舒服了。婴儿感觉,我有很多的不好,而妈妈有很多好东西,她还一直对我好。

而且,婴儿也就意识到,妈妈和我是不同的两个东西。我可以幻想妈妈就在我身边,但我幻想的妈妈并不能真的解决我的不舒服。而这个妈妈,这个我看得见摸得着的妈妈,她有很多好东西,她能让我舒服起来,但是,她是不受我的幻想控制的,她有时会离开我,有时我怎么哭,她都不来——我是有可能会失去她的。在这个时候,婴儿进入了所谓的“抑郁心位”,也就是“我不好,你好”的感觉。

而当抑郁心位出现时,另外一种感觉就会伴随着出现,就是躁狂。躁狂,就是一种“我特别好”的感觉,这是为了防御“我不好”“我不行”等等抑郁的感觉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因为“我不好”的感觉太难受了,因此我必须是好的。那些不好,都是别人的。我没有任何的不好。

这一点,也对应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婴儿的原始的自恋,和无所不能的幻想。

也就是说,从偏执-分裂位,发展到伴随着躁狂的抑郁心位,专属于人类的心灵才得以产生,这就是我们从动物到人的过程。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对于分裂的理解是基于托马斯·奥格登的理论,并未涉及克莱因的好妈妈与坏妈妈的分裂。

人际沟通分析学的心理地位理论,就是基于客体关系理论而形成的。

人际沟通分析学的创始人伯恩发现,成年人,仍然会表现出我们生命最初的那些心理状态,比如分裂偏执的,或者是偏执、躁狂的,或者是抑郁的,也就是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地位,或者是“我好,你不好”的,或者是“我不好,你好”的,或者是“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同时伯恩提出了“我好,你好”的健康的位置也是存在的。

并且每个人,都基于自己基本的心理地位,做出了“如何过我们这一生”的决定,也决定了我们自己的结局,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际关系模式和社交风格。

你可以想一想,你一生的重大决定,是不是都基于这四个心理地位的其中一个。

心理地位,可以说是最基本最原始的人生脚本的表现。

蛤蟆:谢谢你这么详细的回答,特别最后一点,心理地位是如何形成的,感觉好深啊!我还得再琢磨琢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