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知心杂谈 知心杂谈 关注:10 内容:69

    微信为什么成为微信?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知心网堂 > 知心杂谈 > 正文

    微信为什么成为微信?插图

    闲来无事,读了一本讲微信的书《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我们与微信相处了最长的时间,却不知道微信是如何成为现在的微信的。

    2012年,微信的产品经理张小龙做过一次内部分享,详细讲述了自己对微信产品观的思考,这本书便是据此整理而成的。

    虽然是2012年的思想,但放到当下的2021年来看,其中的很多理念依然不过时,甚至还有很多超越时代的理念。

    我们常说,微信打败了短信。但并不是因为,微信是免费的短信。

    如果仅仅想做一个“免费的短信”,微信恐怕很难成为今天这个月活跃用户12亿的“超级帝国”。

    不过,“产品观”这个词可能太过宏大,很难一言以蔽之,我们举几个例子聊聊微信中的一些细节,为什么如此设计。

    与后来的企业微信、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相比,微信有一个很特殊的坚持,就是它拒绝标注消息是否“已阅读”。

    这个功能很多人曾向官方提出过,可为什么微信偏偏不加“已读”功能呢?

    张小龙说自己有一个癖好,他不希望自己看了这个消息的状态被别人知道。因为他自己就是个很懒的人,不能做到实时回复消息。如果一阅读对方就知道了,他自己就会一下子感觉到压力很大。毕竟没有立刻回复,在当今的社交场景中,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情。与对方知晓阅读状态相比,张小龙认为,收件方的隐私应当是更值得被保护的。这是一个很朴素、很常见的心态,但正是因为张小龙对自己“人性”的感知,和对“隐私感”的保护,让微信给了我们更多的舒适。

    张小龙曾说,需求不来自调研,需求不来自分析,需求不来自讨论,需求不来自竞争对手,需求只来自于对用户的了解。

    很多产品会常常进行用户需求调研,而为什么微信偏偏不信调研呢?

    张小龙认为,如果仅仅是让用户反馈某个细节的功能,好用还是不好用,用户可能会告诉你,这对细节功能的改进是有价值的。但是,用户绝对无法主动告诉你,我想要一个“摇一摇”,或者做一个“看附近的人”吧。在一些细节的点上,用户能告诉你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但是绝对无法告诉你,要做什么“新”的东西、不同的东西。所以,他认为,用户的反馈只能帮助团队了解想法,但用户的需求本质上是零散的,解决的方案应当是归纳和抽象的过程,是发现本质需求的过程。这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应该做的事情。

    微信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把手机放到耳边时,语音的声音会切换到从听筒出来。可能很多人以为,这是通过听筒旁边的遮光传感器做到的。但是测试一下就会知道,假如用手遮住传感器的话,播放方式也是不会切换的。也就是说,微信会认识用户的耳朵。

    哈?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微信能认识用户的耳朵?

    其实之前的版本中,一直是使用遮光感应器来判断是否使用听筒模式的。但这就导致经常会误判,因为手机放在桌上的时候,手常常会不小心碰到感光器。这个明明是出于好心的设计,却常常给用户带来麻烦。张小龙敏锐地感知到了这一点,于是他改变思路,放弃遮光传感器,改用“动作识别”,让微信真正能够“认识”用户的耳朵。

    当然,微信的设计也不是全然正确的。

    比如对信息流的理解。

    张小龙认为,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推的,因为所有人都是很懒的,懒到不想自己去装任何信息,就希望有人给你装到口袋里,装到你的手机里,你才会去看,而不会自己去找。所以微信想要成为一个大的push(推送)平台,将所有的信息都从微信推过来,这是真正地满足懒人的需要。

    而如今的现状是,推送信息越来越多,很多人的微信中已经有了上万条未读信息,所以只好选择不去看它们。于是,推送平台最终还是成为了令人嫌弃的“家电说明书”,信息太多,所以买回来我们就选择把它扔到一边。这就是过犹不及了。

    不过,从张小龙讲述的这些产品故事中,我们依旧不难看出他的几个核心理念。

    首先,张小龙认为,对未来的理解,比当前的需要,更重要。

    2012年,二维码还没有在国内普及起来。而微信团队认识到,已经可以通过二维码,让游客获取景点介绍,让参会者加入群聊了。这在当时甚至还不能成为一个需求,因为没有人意识到可以有这样的需求。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做这件事情,让二维码能够普及起来。这个系统,需要他们去凭空搭建出来。张小龙在微信里的签名是:“世界是新的。”这就是面向未来的一种思路。忘记过去的数据甚至经验,对当前和未来趋势的洞察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张小龙秉信着less is more的理念。

    很多产品版本更新时,总是喜欢把新功能摆出来,生怕用户不知道有什么新功能。张小龙感叹这都是新手的做法,他希望所有的功能都存在于无形之中。微信坚持底部只有四个标签,即使出了非常多新功能,即使朋友圈使用度最高的时候,张小龙都坚持着只能做四个标签,如果加上第五个,就会对产品造成破坏性的打击。他秉信,越简单的分类越容易被接受,只有真正的极简,才能不被超越,如果一个东西已经做到非常非常少了,要更少是很困难的。所以这么多年以来,微信鲜少能被竞争对手完整地模仿,甚至超越。

    最后,张小龙还坚持“宁愿损失功能,不愿损失体验”。干扰❌体验⭕️

    他们在讨论产品设计时常常在想,怎么才能不打扰到用户,特别是明明很想把新功能体现给用户的时候。所以微信拒绝版本更新的功能说明,拒绝用任何tips对功能进行提示,操作的响应速度永远是第一要求。如果一个功能可能会导致用户误操作,那就去掉这个功能;如果一个特性不能让人兴奋,那就不如不做。这些设计中,无不体现出张小龙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对“用户体验”近乎偏执的追求。

    那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微信凭什么能打败短信?

    张小龙对此的回答是:

    如果微信的卖点是省钱,每个月省10块钱,这样的驱动力确实很不够。但是,如果说每个月交10块钱,可以看到附近酒吧有哪些人,就可能会让人兴奋。那我们为什么要给用户省钱,而不是让用户交钱呢,他们明明对交钱的兴趣更大一些。可能之前很多人想,我把这个功能做到世界领先,专业程度最高,就能怎样怎样,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这不是真正的心理驱动力。

    这可能就应了微信的宣传语:微信不只是一个通信工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产品观”这个问题确实太过宏大,很难三言两语让每个人领略到它的魅力。

    推荐你也读一下原书,不厚的一本小册子。一起花两个小时,从制造者的角度,感受一下微信设计的魅力。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换皮肤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