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两样东西,一是物质营养;二是爱。今天我们的物质条件普遍提升了,相比以前物质条件落后的年代,我们大多数的孩子已经不缺少物质营养了,但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并不少。很多人总结认为是孩子缺少了爱。但这里提出的观点是,其实我们缺的并不是爱,而是爱的能力,是因为一个人的良知受损了。
1
以收音机来打比方,收音机可以接受空中的无线电信号,然后将之转化为人的耳朵可以听到的声音。但是一台功能受损的收音机,在接受到无线电信号后,转化出来的却可能是刺耳的噪音。这刺耳的噪音从它这里传开,又引起了周围人的不悦。收音机自己却不以为然,它认为责任不在它自己,而在于它接受的信号出问题,它并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的内部的转化信号的功能出了问题。这转化信号的功能,放到一个人的身上就是爱的能力。爱的能力不仅仅是指接受爱和传递爱,它更是一个复杂的,从接受到转化再到传递的过程。
2
从一座信号塔的角度来讲,虽然因为地理环境和位置的不同,它所发出的信号有强弱的区分,但它所发射出去的信号都是一样的。而信号塔也不只有一座两座。生活中能给我们爱的人也不只有身边一个人、两个人。但要得到爱,前提是人的收音机的转化功能没有故障,即一个人爱的能力没有问题。绝大多数刚来到人世间的孩子 ,本身都自带爱的能力,但有些孩子在早期接受的教育中,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认知,这些错误的认知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会逐渐妨碍他爱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孩子的早期的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
中国古代有也许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家庭环境并不好,甚至有点差的孩子,最后却成了一个伟大的人物。比如大舜,又比如三岁失去父亲,十七岁失去母亲的孔子。相比于一般的孩子来讲,他们所能得到父母的爱也是非常少的。但他们为何反而逆袭成了超越一般人的人呢?虽然他们先天缺爱,但是他们后天却树立的学习的志向,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获取正向的认知,正向的认识又提升了自身的良知,如此良性循环,假以时日,自不可小觑。我们今天也讲学习,但是学习的对象多是以知识技能、应付考试为主。而古代的学习是为致良知。一个人的良知提升了,实际上就是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4
从良知的角度来看,世上本没有好人和坏人。良知提升了就是好人,良知受损了就是坏人。通过对良知的改变,好人可以转变为坏人,坏人也可以转变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