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教育须满足人心所安的需求

    教育须满足人心所安的需求插图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比如,希望可以赚很多钱,买一个大房子,让一家人住在一起,可以孝顺自己的父母。又比如,考一个好的大学,找一个好的工作……

    但如果再问你:“你为什么会有这些需求呢?如果不去满足这些需求,你的心又会怎么样呢?”

    很多人回答:“会不舒服,会不安。”

    那么再请问:“我们的心到底求什么呢?”

    先讲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是宰予向孔子问三年守孝的故事,宰予对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事提出了质疑。孔子最后问宰予,你的心安吗?宰予说安,孔子也再无话跟他讲了。第二个故事是慧可向达摩求法的故事,其实慧可在面见达摩之前,已经是一个遍阅儒释道经典的读书人了,但这依然不能使他内心满足。他向达摩求法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为自己求一个心安。

    回到我们现实社会中,今天的我们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身边的大多数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人们大部分时候都是处在一种焦虑之中。什么是焦虑?其实就是一种内心不安的状态。

    如果你同意上面的论述,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清晰了。我们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终极的需求——安。但为什么我们的内心又常常会感到不安呢?又怎样可以使之不断趋向安呢?

    心不安的第一种原因是:我们的基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了,身上冻得直打哆嗦了。这种状态下,心自然不安。这时心不安会促使我们去采取行动,哪怕是一种躁动。做点儿啥,多少可以改变点当下身体所面临的现状。这么来看,第一种心不安倒不是一件坏事。它能使我们尽可能地让自己活着。

    心不安的第二种原因是:我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已经解决了,但很多人却因为惯性而要追求更多。好比一个人饿怕了,就想多吃点,哪怕已经吃饱了,也要再来几口。一个人经历过贫困,即便现在已经富裕了,依然害怕再次陷入贫困,于是总想多赚点钱,多存点钱。但问题是,生理需求的适度满足可以使人的心趋向安。而需求过多,又使得心偏离安的方向了。

    心不安的第三种原因是:外在过度的攀比,当我们没有内心的目标时,我们必然会把眼光投射到外界寻找参照。结果是,这世上永远有比你有钱有势的,也有比你更美更帅的。在攀比中,我们的内心不但得不到满足,反而会走向迷失。

    一个人的身体要吃饭,其实内心也要吃饭。一个人身体还没吃饱饭时,往往顾不上自己的内心。但肚子已吃好了,再继续吃,内心是不会感到饱的。要让内心充足,则也要喂它吃东西,但这东西绝不是我们所能看得见、摸的着的。

    有个词语叫心得体会,做事情的过程中,也许未得到物质回报,但内心却有了收获。此时可以说是内心吃到了东西、获得了营养。也有一个词语叫心安理得。它的意思是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这个词也可以反过来叫理得心安,当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契合了真理,符合了道义,我们的内心是趋向于安的。

    比如读了一本好书;悟出了一个道理;说了一句话公道话;帮助了弱小;维护了公平正义。这些虽然没有使我们获得物质利益,短期看,还会失去一些眼前利益。却让我们的内心有所收获,自然使内心不断向安的方向靠近了。

    这种满足人心所安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从古至今,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常常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他们也不会把获得物质财富名利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把大多的专注力都放在了满足自己内心所安上。到最后,他们反而获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满足人心所安的说法自古就有,只是使用名词各不相同。比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它是不是想要告诉世人,要把精力放在满足自己内心所安上呢?孔子的“吾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不是想告诉我们把满足内心所安做到极致,也可以做到不与外在的规则相违背呢?

    今天,我们的教育倡导“立德树人”,这里的“德”是否就是满足内心所安而至一定的状态呢?“立德树人”是否可以理解为,当一个人致力于满足自己内心所安的需求,人自然而然会成长呢?

    广东·东莞
  • 0
  • 0
  • 0
  • 436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换皮肤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