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浅论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的痛处

    浅论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的痛处插图

    华夏文明五千年,传承源远。近现代,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融汇,极大丰富了国人的知识体系。改革开放三十年,国人经过不断向外引进和借鉴,生活和科技发生了极大的改善,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对比从前,我们可以自豪和知足。

    我们往往也难以回避这样一些事实:中国企业之间在国外项目中窝斗,单位部门内部之间纵横相争,北大清华等顶级名校等同于出国的“跳板”,人际交往中诚信度差,诸如此类。这一个个现象背后,似乎各有各的缘由,也看似“平常”,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本文试图通过不同维度,来审视和讨论这种种“平常”缘由背后可能的共性。

    第一个维度,趋利避害的利与害。这一人的本能,古人很早就已洞察到。《管子•禁藏》就云: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生物学角度看,各种生物体都有获利求生原始本能,同时逃避趋向死亡的各种危害。这种本能行为,也满足了心理安全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同时缩小代价。

    人类历史上,趋利避害成功推动了医疗、科技和资本的发展,提高了主动抵御疾病的能力,提高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效能。也让顺势而为,成功抓住时代风口的个人,走上人生巅峰。但同时,自发性的趋利避害也引发很多反向的作用,比如见利忘义、虚假坑人、捷径钻营、不敢试错、怕担责任等,这些更值得时下深度反思。

    第二个维度,人和社会价值的究竟如何定位。我们时常认为,社会集体文化以“共同”价值观和骨感现实,裹挟了个体在学习和交际中的思量和行为,个人的“清高”并无用处。当代,大家习惯接受“成王败寇”、财权是社会公认的硬通货。八十年代诗人海子,有着天才的成长经历,初恋的女方家长却嫌弃他的农民出身和贫穷现状。主动还房贷的日子里,人们似乎只能被动地活着。

    近期热门新闻,河南一卷烟厂录用多个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做流水线员工。最近跟某博士聊天,他谈到现在留校难。我能理解,他们找个学校做老师,才是“妥当”,才是高成本投入的对应回报。但换个角度看,学识越深,选择反而越少,更身不由己。“北大屠夫”卖猪肉,如今一年销售额18亿,却曾说:给母校抹了黑!

    这个时代,是盲从而缺乏真正自信的时代。我们舍不得暂停脚步,花时间去思考和自己实践,从而找寻自我。国内的教育者和父母,都希望孩子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将来在竞争中高人一等,甚至能出国(“高于”没出国的人)发展。对此,八零后的人往往有切身体会,直到大学毕业,还是自我混沌、迷茫心虚。毕业时,穷人的孩子很无助,还想抓稻草却连一根“稻草”都抓不到。有社会关系的孩子,自信的只剩下有“稻草”可抓。 

    所以我相信,当代的人和社会价值是多元的诉求和实现。它超越了越走越窄的世俗强求,是道德外显、独立人格树立、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丰足收入、自我成长、心安理得等综合显现,最终形成完善的自我与和谐勃发的社会。

    第三个维度,教育是白箱还是灰箱。我们的一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大多需要二十多年的漫长升级历程,还没算上如今校外培训机构的学习时间。目前中国教育的定位趋向于白箱,教授不同学生相同的内容,学生学的是知识的量、熟练度、各种解题套路。学习的目的,都指向了答对考试卷上的各个标准答案。其实,这种学习和考试,将来人工AI完全可以胜任,考验的无非是模型数据量、电脑硬件、算法。我们可以大胆想象,AI和脑机结合的未来,各种相关知识都无需漫长地学习,甚至实现秒懂和“同声传译”。当知识,以外界单向输入,知识失去了大部分鲜活力和纹理。此时回看人脑,它成了单纯的工具和载体,这就是当下教育环境下,可预见的精神内卷的结局。

    将每个知识标准化、套路化,实质是传授教条和盲从。我个人认为,教育应该才成为灰箱,教育才会有发展和未来,人类才会有无尽的探索兴趣,才会有更多创新延续。那么灰箱是什么?灰箱是要启迪学生心智,让学生在豁达的精神世界中,自己找寻道德、学习、质疑和感悟的智慧和乐趣,从而自己找到探索和坚持的动力,自己找寻丢失的自我。这一切让每个学生,将来成为解放自己思想的人,对自然和社会有责任的人,是自信坦诚不给人挖坑的人。

    教育,能改变未来。用良知和行动做向导,让学生更早地学会,以自己内心为依托,独立思考,豁达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时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内在,不堕入名利攀比的痛苦,真正做到内心巍峨,努力尘行。要改善当今教育和社会文化的痛,我们需要蚍蜉撼树,愚公移山的“蠢笨”精神。

    广东·东莞
  • 0
  • 0
  • 0
  • 380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换皮肤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