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国学新说(“孝”不离原生家庭)

    国学新说(“孝”不离原生家庭)插图

    “孝”一字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通俗一点讲“孝”就是学会与父母适当地相处,并把这种适当相处的理念与方式代代传承下去。

    “孝”也是儒家重要思想之一,但时过千年,“孝”道思想也蒙上了为世人所误解的尘埃。

    《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弟子向孔子问孝的情况。每次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孝”不能变成语言文字教条,需要视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定。再来看孔子主动对孝的论述。《论语》学而篇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里有三个关键字,分别是“志”、“行”、“道”。但这只是少数家风优良的家庭才会关注到的。更多的普通家庭中并没有能力引导孩子树立远大志向——志;也没有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行;更缺少对道义追寻的传承——道。

    谈儒家的孝最不能忽略的是,宰予向孔子质疑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一段对话。

    《论语》阳货篇中,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上面的对话中,至少可以看到宰予有三个优秀的品质:善于观察、独立思考,敢于表达,但这样的人也是最容易遭到别人误解的。很多人看了这段论述后,都会认为孔子是很严厉地谴责宰予的不孝。其实不然,孔子真正想做的是为宰予的言行进行补充解释。那为什么不当着宰予的面说呢?因为孔子明白孝的行为应是由人内在本真的情感驱动的,孔子不想用道德、亲情绑架来迫使宰予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去行孝,否则孝就成了假仁假孝。

    但孔子也不能让其他弟子误以为宰予的言行就是适当的,因为宰予也是孔门优秀的学生之一(位列孔门十哲之一),他的言行对其他弟子乃至后世都有重要行为示范作用。所以孔子还需要向其他弟子表明“予之不仁也!”目的是让其他弟子不要去模仿宰予的行为。

    孔子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还进一步挖掘宰予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孔子猜想“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意思是宰予的原生家庭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使他在幼年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也因此缺乏与父母的情感连接。宰予的“不孝”背后其实对爱的需求。

    总结下孔子的态度就是,我虽不认可你的言行,但愿意去理解你言行背后的深层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也在尽量避免把孝变成道德、亲情绑架。

    《弟子规》中讲,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对一些原生家庭较好的孩子来说,孝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对原生家庭不好的孩子来讲,孝就很难发自真诚的内心了。这时外在的学习就变得很重要了。通过外在的学习可以修复与父母的情感连接,孝才能重回到适当的关系状态中去。

    在今天教育普及的背景下,也需要我们还原“孝”的本来面目。当我们在面对外在一些不孝言行时,也需要尽可能地从其原生家庭出发,去探究其背后深层的需求,引导其修复家庭情感连接。如果只知一味加以道德谴责,反而难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成效。

    广东·东莞
  • 0
  • 0
  • 0
  • 279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换皮肤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