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探讨主题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什么是『错误积极』。
相信很多人曾经听过这个故事:是说曾经有一位销售人员,被派遣到非洲去售卖鞋子。但是到了当地之后发现,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如果你是这个销售人员,会怎么做?
一些自我启发的书籍通常会告诉读者如下两种答案:
「消极版」答案:
销售人员很失望,自己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带来的货品,根本没有销路,就此打道回府
「积极版」答案:
这说不定是个机会,因为未开发市场的潜力无限大。没有习惯可以培养习惯,一旦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就有很大希望扩大销路
然后通过这样的心灵鸡汤试图鼓励人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要放弃,要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不放弃,希望就在你面前”等等类似的道理。
如果客观分析这个故事,就是彻头彻尾有勇无谋的行为。这样的故事看似让人心潮澎湃,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其实是很典型的『错误积极』。
那怎样才能让自己避开『错误积极』,并客观冷静地去面对眼前的各种困难呢?
答案是:保持中立的态度。
比起错误的积极,应该在事前收集正确的信息情报,然后通过分析情报做出客观判断,这才是『正确的积极』。
如果套用中立的思维方式,解决刚才故事中销售人员的难题:就要先做好市场调研,让当地人试穿鞋子,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感想,收集各种有价值的情报。
然后再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会比有勇无谋的积极方式有效得多。
否则的话,就像刚才给出的两个答案那样:要不会被自己先入为主的消极想法影响,要不会做出有勇无谋的错误判断。
如果被自己先入为主的想法影响,就很难再客观看待一件事,即便是内容和立意再好,也会导致自己带着有色眼镜去观察眼前的一切,从而使判断出现偏差、错失良机、甚至失败。
失败后就会因为消极体验导致失落、难过、一蹶不振,然后开始怀疑自己能力、怀疑人生,陷入消极情绪的怪圈,很难自拔。
正所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除此之外,人生难过、失意、低谷时,也不要勉强自己表现得积极阳光,否则会适得其反。
把消极、悲伤隐藏起来,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反倒不利于自己顺利走出阴霾。
坦诚面对并接受目前的窘境,这才是心理学鼓励人们『正确积极』的真正姿态。
所以我们不需要『先入为主的消极印象』,也不需要『有勇无谋的错误积极』,而是尽可能培养中立的思考方式和行事态度,在任何压力和困难面前能够做出冷静的判断,引导自己走向成功。
不管是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能够保持客观看待自己的姿态,不要迷失自己,才是真正的『正确积极』。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