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俗语新解|言多必失

    俗语新解|言多必失插图

    “言多必失”是我们常讲的一句俗话。它的意思是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它的出处可以找到《鬼谷子.中经》。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许多现成的案例来加以验证。比如某某主持人在酒桌上的言论,就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是这句“言多必失”是在告诫我们尽量少说话或不说话吗?其实不然。

    “言多必失”的第一层意思可能是话多了,难免会出现语法、逻辑等方面的错误。这一层言多必失常出现我们课堂上,会议中,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鼓励其在修正失误的基础多多发言,这样对人的成长和事情的解决都是有利的。

    “言多必失”的第二层意思是因为说了一些话,伤害了别人的利益或情绪。这时也要看对方的情绪与利益是否合理正当。如果自己的言论是正当、正义的,伤害的是对方不合理的情绪和不正当的利益。那么怕得罪对方和遭对方报复而不言也是不可取的。当然在继续说话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用心,寻找更恰当的方式也是必要的。

    “言多必失”的第三层含义是,说了许多的话,却常常言不由衷,言不及义。这一层的言多必失是我们要尽量避免的。《论语》卫灵公篇中,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意思是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言语都和义理不相关,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很难教导。”

    把“言多必失”改一改,改成“言少必失”,也是有道理的。《论语季氏篇》中,孔子曰:侍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此段话中,孔子指出了一个人说话时可能会犯的三种错误,其中之一是“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意思是“已经到了你该说话的时候,你却选择不说,这也是三种说话过失之一。”

    曾经在初中教历史的时候,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过唐太宗和魏征的许多历史故事。唐朝“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跟这两个人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唐太宗虚心纳谏,而魏征则是一个能言善谏的直臣代表。两者的相辅相成,为“贞观之治”清明的政治局面的开创奠定了良好的基本。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也可以把“贞观之治”看作是君与臣一起以正确方式对待言的结果。

    今天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语文了。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教会孩子们说话。但当下的语文教育中,我们常常只注重了口才而忽略了口德。口才可以理解为说话的知识、技巧,而口德可以理解为说话的用心、以及在此基础上寻找恰当方法的态度。

    言多必会失,言少也会失。恰当的说话理念应当是“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言而有方的直言”吧!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难免偏颇,请各位多多斧正!)

    广东·东莞
  • 0
  • 0
  • 0
  • 357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换皮肤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